编号:20221250
各市、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厅机关有关处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推进我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进步,培育引导建设领域新技术发展,指导我区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源头管理,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扎实推进我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依据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原建设部令第109号)、《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广西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成果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相关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我厅拟制定《广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广应用与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产品目录》(2022年版),现面向各市县、各单位征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广应用与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产品,其中重点征集和推广绿色低碳节能技术产品、绿色建造技术及新型城镇化关键技术、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工艺、产品。
请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组织相关单位、企业根据目录范围(详见附件1)申报,填写相关申报表(详见附件2和附件3),于2022年10月15日前报送至我厅。
联系人:科学技术处李毅;联系电话:0771-2260041;电子邮箱:gxjstkjc@163.com。
附件:⒈ 推广、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工艺、产品目录范围
⒉《广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广使用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产品》申报表
⒊《广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产品》申报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6月27日
附件1
推广、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工艺、产品目录范围
《推广目录》申报范围 |
《限制禁止目录》申报范围 |
1.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类; 2.建筑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类; 3.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类; 4.绿色建筑材料及绿色建材认证产品类; 5.住宅品质提升技术类; 6.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类; 7.新型建筑材料类; 8.保温隔热类; 9.门窗、幕墙、遮阳和采光类; 10.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类; 11.采暖、通风及空调类; 12.绿色建造类; 13.市政基础设施低碳运行技术类; 13.建设领域其他新技术、材料、工艺、设备。 |
1.国家和广西区内已明令限制或禁止使用的; 2.相关技术标准修订后,与新修订的技术标准不相符合的; 3.不符合国家和广西区内颁布的产业政策的; 4.无法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 5.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 6.严重降低建筑节能效率的; 7.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阻碍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进步的; 8.其他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 |
附件2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广使用技术、工艺、
材料、设备和产品》申报表
提出单位 或专家姓名 |
|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传真 |
手机 |
通讯地址(邮编) | |
|
|
|
|
| |
技术依托单位 |
联系人 |
电话(传真) |
通讯地址(邮编) | ||
|
|
|
| ||
名称 |
| ||||
所属领域 |
| ||||
简述 |
简述技术原理及技术介绍 | ||||
主要性能 |
可体现该技术特点及其控制性性能指标 | ||||
主要特点 |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独创性、先进性 | ||||
适用范围 |
请写明适用地域、工程类型、工程部位 | ||||
申报理由: (专家签字或单位盖章) 年月日 |
附件3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工艺、
材料、设备和产品》申报表
提出单位或专家姓名 |
|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手机、传真) |
通讯地址(邮编) |
|
|
|
技术与产品名称 |
| |
申报类型 |
□限制□禁止 | |
限制禁止使用依据 |
| |
建议替代技术、 产品名称 |
| |
替代技术、产品标准、 应用情况等相关情况说明 |
| |
限制禁止使用范围 的建议 |
| |
申报单位 意见 |
(专家签字或单位盖章) 年月日 |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