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制作:记者 唐绍怡 航拍:包华武 杨国波
老县署内,观众如痴如醉,彩调桂剧演员们粉墨登场,演出《刘三姐》《王三打鸟》选段,场内笙歌婉转,绕梁不绝;飘出场外的曲调如丝如绸,充溢码头街、雷庙街、南门街、塘背街。记者 唐绍怡 摄
老县署内,彩调桂剧演员们粉墨登场,场内笙歌婉转,绕梁不绝。记者 唐绍怡 摄
雒容古镇关帝庙。记者 唐绍怡 摄
关帝庙内景。记者 唐绍怡 摄
关帝庙内的明清时期壁画。记者 唐绍怡 摄
俯视关帝庙。记者 唐绍怡 摄
8月17日清早,阳光洒满青石院墙,柳州市雒容镇坭桥村北门屯村民小组长李廷凤早早来到雒容老县署开门,紧接着打扫清理院内。
戏班演员们立即开始化妆换服,几位老年观众携小板凳在院内坐下,欣喜观望。
雒容位于柳江水系的洛清江西畔,古称洛容,自唐贞观年间设县至今,历史文化已延续了1300多年,唐武则天开凿桂柳运河,雒容成为中原到柳州水路交通的必经之地。
雒容当地文艺团体在老县署内,向居民进行经典彩调桂剧剧目的公益演出。记者 唐绍怡 摄
戏班。记者 唐绍怡 摄
彩调桂剧演员认真演出。记者 唐绍怡 摄
彩调桂剧演员认真演出,收到镇上观众的追捧。记者 唐绍怡 摄
雒容镇便民服务中心李时锋说,2015年上级政府就通过了雒容古镇中山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方案,2017年将重要历史建筑关帝庙、老县署建筑进行了修缮和重建。建筑古朴环境整洁的老县署吸引了民间文艺团体来此为居民公益演出。
洛清江、东小河、西小河贯穿雒容古镇,明清古城墙、旧宅院、古码头等悠久古迹,星云密布于镇内,有浓墨重彩、令人回味的古意。
9点整,老县署内,彩调桂剧演员们粉墨登场,演出《刘三姐》《王三打鸟》选段,场内笙歌婉转,绕梁不绝;飘出场外的曲调如丝如绸,充溢码头街、雷庙街、南门街、塘背街。
雒容古码头,徐霞客游历柳州上岸处。记者 唐绍怡 摄
古码头。记者 唐绍怡 摄
雒容古码头,徐霞客游历柳州上岸处。摆放着两尊古时榨糖的石碾。记者 唐绍怡 摄
出县署,沿码头街往东两百米,便来到江水清冽的洛清江畔雒容古码头(小河口码头),380年前,这里是徐霞客游柳州上岸处。
唐代中期至晚清,洛清江水运繁盛,贸易不绝。
82岁的居民简纪唐回忆,旧时雒容有四五个码头,君合码头的老板经营桐油白糖。儿时他曾与小伙伴围观君合码头的伙计晒白糖,远处飘来镇上乡绅院内桂剧文场戏班的乐曲声和唱腔,小伙伴们用讨来的糖块竞猜扬琴、二胡、阮、笛等乐器声和戏名,儿时美好记忆贯穿一生。
图为鹿寨县博物馆馆藏的,从洛清江打捞出的三尊铸铁火炮之一。记者 唐绍怡 摄
图为鹿寨县博物馆馆藏的“锁江链”残段。记者 唐绍怡 摄
1998年,挖沙船水工从洛清江中陆续捞起了三门锈迹斑斑的清朝铸铁火炮,那是140年前的清咸丰四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李文茂在柳州城内建立大成国靖王府,三年后,清军从桂林沿水陆两路往洛清江至柳州平叛。
“李文茂派其弟李文雄领兵万人,开拔到雒容以南的江口乡扎营,阻止清军经柳江攻击南下侵犯柳州,并铸两条三百多米长的铁环“锁江链”阻击清军战船。”
鹿寨县博物馆馆长黄晓斌说,“清军将领使出‘陆上行舟'之计,命部队绕过埋伏搬船上岸,再经陆路到洛埠镇的柳江边卸船下水,大破柳州城,导致农民起义军战败大成国覆灭。”锁江链残段和三尊古炮至今仍藏在鹿寨县博物馆内。
1911年10月,来自广西各地的同盟会代表齐聚雒容高岭塘密会,运筹帷幄,催生出气势如虹的辛亥广西风云。桂系枭雄沈鸿英生于斯,还将此地作为嫡系子弟兵的驻扎地,为雒容留下了浓重的民国烙印。
洛清江上的湘桂铁路雒容铁路桥。雒容镇文化推广中心供图
雒容镇西南的洛清江上,矗立着建成于1938年的湘桂线雒容铁路桥,铁路桥形制古朴,六孔整桥敷设692根枕木,联系广西乃至全国东西铁路,且历经抗日战争湘桂战役的战火洗礼。
日寇在雒容占领时间长达8个月,给雒容人民造成了空前绝后的劫难。而雒容人不甘心做亡国奴,他们化整为零,袭击日寇,营救飞虎队飞行员,策应正规作战,如星火燎原。
雒容古镇中山街附近的明清至民国古民居。记者 唐绍怡 摄
走在雒容老街上与居民攀谈,居民祖上大多来自广东、湖湘、江西等地,已定居数辈,皆因洛清江畔贸易兴盛,民俗文化兼容并包,各民族和谐相处。“雒容当地语言腔调,既有桂林话的软糯柔情,又兼具柳州话的硬朗斩钉。”广州游客崔展豪说。
雒容古镇中山街历史街区作为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追溯中唐至民国历史演变格局,挖掘明清及民国文化底蕴。可喜的是,柳州市有关部门筹备以文旅房地产开发模式,将雒容中山街附近打造成文化休闲历史街区,成为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亮点街区和旅游风情特色小镇。
雒容古镇中山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效果图。东城置业旗下旭朗公司供图
雒容古镇中山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效果图。东城置业旗下旭朗公司供图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唐绍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