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5—2026年取暖季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运用智慧监管手段、强化全民安全宣传教育、深化“黑气”整治等五项重点任务,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自《通知》印发之日起至11月30日,各地将组织城镇燃气企业及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燃气热水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重点排查燃气用户使用已淘汰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安装在通风不良的浴室、未安装排烟管并伸出户外等隐患。
压实燃气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知》要求,各地要严格督促瓶装燃气企业落实“随瓶安检”制度,结合用户名单与送气情况上门开展检查;严格督促管道燃气企业提高检查频次和质量,重点核查燃气热水器用气环境变化情况,消除安全隐患。对检查发现的隐患,燃气企业要及时向用户出具整改告知单,明确整改时限并跟踪督促落实;对多次提醒仍拒不整改的,依法采取暂停供气措施。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燃气企业要责令整改,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流于形式的行为;对存在重大问题的燃气企业进行挂牌督办,确保安检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充分运用智慧化监管手段。《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智慧燃气监管平台,确保燃气企业实时、准确、全面上传安检数据,建立真实准确的动态隐患档案。燃气主管部门将通过线上督导与数据分析,及时识别高风险区域与用户,并组织对临期、超期用户进行安检。
强化全民安全宣传教育。《通知》要求,各地要借鉴先进经验,扩大预防知识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协调气象、通信管理部门发送防范公益短信;在村屯等重点区域利用“小喇叭”高频次播报安全提示;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强化家庭安全意识。同时,重点加强出租屋管理,明确并落实房东对租户用气安全的监督管理责任。
规范燃气市场秩序。《通知》要求,要协调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坚决打击“黑气”产、运、储、销全链条。同时,依托社区、村委等基层力量加强宣传引导,推动燃气用户使用合法合规的产品,确保其进入“随瓶安检”范围,从源头上消除监管盲区,保障用户用气安全。(黄诗谊/文)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